【原】棋人棋事:夹米落镬创广州公益围棋奇迹

2025-09-20 05:39: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夹米落镬,粤语,原指夫妻凑钱成家过日子,引申为大家共同凑钱办事——这话用在广州红棉围棋棋友会上,笔者认为非常合适。红棉围棋成立之初心,就是大家凑份子:包括凑精神,凑力气,凑钱,凑地方,凑棋具,凑一切资源来开展、推动广州的公益围棋文化。

图1,红棉围棋棋友会创始人,首任会长冯国华先生。图2,红棉围棋棋友会现任会长叶子良先生。图3,红棉围棋棋友会第三任会长李东先生。图4,钟家辉先生,曾任红棉棋友会会长。图5,刘伟成先生,曾任红棉棋友会会长。图6,高汉先生,红棉围棋元老骨干。图7,左为黄贤楷先生,容坚行老师的老师,广州围棋前辈中的前辈。右为冯业明,红棉围棋棋友会副会长,元老骨干。图8,笔者像,半为喇叭,说明我只剩一张硬嘴了。图9,红棉骨干众生相。图10、11、12分别为红棉围棋高手李智华、赵志强、叶子良与广州围棋爱好者车轮战。图13,红棉围棋棋友会表彰工作积极分子(延申阅读:附录:2023年度红棉先进人物事迹介绍)。

昨天到场的,都是围棋爱好者,都是红棉围棋骨干,都是夹米落镬办公益围棋活动的积极分子!当然,夹米落镬的人非常多,包括没能到场的广东省围棋协会的容坚行主席、常务副主席陈志刚、秘书长邓广庭,监事长廖桂永九段,广州围棋协会会长吴肇毅九段等,都是经常参与红棉围棋活动,以各种方式来夹米落镬支持红棉推广广州围棋文化的。至于任职于广东棋文化促进会的笔者,办法不多,只会吹水,得闲就记录一下红棉围棋的发展历程吧。

广州红棉围棋创下的公益围棋可算是奇迹:数百位广州市民中的成年围棋爱好者,通过参与红棉围棋棋友会不间断举办的围棋赛事,不但促进了棋力增长,加深了彼此友谊和感情,同时也通过他们对围棋的热爱,影响了数百个的广州家庭,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促进增加的广州围棋人口,计算起来或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呢!试问广州围棋历史上,有什么自组织能够十多年如一日地推动广州围棋文化,使广州围棋人口不断增加的?答案是没有,因此红棉围棋创下了一个了不起的文体奇迹,流芳百世!

14

15

16

遥想12年前,围棋爱好者,红棉围棋的创始人冯国华先生发动了一些棋友,开始在广州举办一些小型的围棋赛事,以棋会友,以推动广州比较小众,比较冷清的围棋文化。冯国华先生最初举办的一个赛事,称“广州围棋节”,赛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邓少怡的岭南棋院还参与了广州第四届围棋节的策划设计,图15、图16展示的,就是两款赛事活动设计图,其中一款,还由苏耀国八段(现九段)亲自题词呢。请看官注意时间:2011年10月29日。正是这天,决定了“红棉”的正式称谓;正是这天,被定为广州红棉围棋的正式诞生日!

当时夹米落镬,支持、参与广州第四届围棋节活动的,还有容坚行和杜杰慧两位老师。容老师创办的东湖棋院,一向是南中国围棋文化推动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广东,特别是广州围棋活动夹米落镬的“大户”。东湖棋院多年来大力支持广东、广州的围棋活动——其中包括了红棉多年来举办的许多公益围棋活动。支持方式很多,包括无偿提供活动场地,提供专业人员,提供些许资金赞助,等等。

17

回想过去12年的风风雨雨,大家既有唏嘘和感叹,也有说不完的话题和快乐故事,原广州围棋协会秘书长陈志良(图17中)特为此赋诗:七绝《贺红棉队十二华诞快乐》:建队红棉十二秋,弘扬国粹遍街头。纵横弈海传棋理,犹胜高科职业侯。

不要以为公益围棋都是粗疏的,低层次的,其实它相对于“正规围棋”,譬如棋类机构,棋院等,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特别是成人中的围棋爱好者,正因为有了红棉围棋,才容易获得快乐对弈的机会。于教育而言,公益围棋也是有用的,笔者举个例子:现正在就读于清华大学的两个广州青年——读研究生的胡泽天和读大一的彭祖豪,两人都是既经历过棋院、道场老师教诲,同时也经历过不少红棉围棋老师的指导和陪练,更是参加过大量红棉围棋举办的围棋赛事活动,从而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业余高手,成为差不多可以冲段的少年。

18

19

这么举例,大家大概就会明白广州红棉围棋棋友会除了为广州市民中的围棋爱好者提供公益围棋对弈的机会外,还在一些家庭的子女教育方面发生了正向的影响,使不少家长清晰地看到:青少年通过学习围棋(分配好适度的学业和围棋学习时间),是可以促进学业进步的。

图18,胡泽天的父亲,应元棋院院长胡文胜;图19,彭祖豪的父亲,企业家彭西宝,他喜欢艺术,正在解说我的版画《吴图经》呢。二人培养出围棋高手兼学霸的优秀儿子,不但为自己的家族增光,也为围棋文化增光了,非常了不起!顺便说说,胡院长和彭总曾多次支持在广州举办的围棋赛事,也是广州公益围棋的夹米落镬的积极分子!(供图:红棉围棋棋友会、邓少怡、邓扬威等)

附录(红棉围棋稿件):

2023年度红棉先进人物事迹介绍一、叶子良一一红棉好会长1、无私奉献场地给红棉做总部;2、当会长后明确宣布红棉是公益性围棋群众组织,坚定红棉发展的正确方向;3、邀请广州棋界多名高手多次在总部进行公益围棋讲座;4、举办成人公益围棋培训班,亲自任教,并制作讲课录播,给未有机会听课棋友观看学习,一周两课,一月八课,坚持多月,成人培训班学员棋艺明显提高。5、坚持红棉每赛当裁判长,在叶老师指导下,红红火火十余年的红棉群众性围棋比赛现在逐步走向正规化。二、冯国华一一令人尊敬的红棉创始人冯国华,是红棉创始人之一,首任会长,十二年如一日心系着红棉的建设和发展,尽管77岁高龄,仍然战斗不息,尤其今年以来,尽管身体不好,尽管要照顾重病夫人,仍坚持参加红棉各项活动及赛事,甚至自始至终参加了广州第八届联赛这样的大赛;近期更是每周两天到总部参加围棋活动,认真听课学习;更不惜花费时间花费精力辅导低段棋友;冯国华还自掏腰包几千元带头支持赞助《黄逢春》一书编写、出版、发行,为的是传颂围棋前辈黄逢春老师的公益围棋精神。冯国华对围棋的热爱、围棋公益心、工作干劲、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及助人为乐的精神令人尊敬。三、李东一一红棉杰出贡献者1、李东是红棉第三任会长,当会长时完善了红棉管理层架构,使红棉迅速壮大发展;2、多年来不断慷慨解囊捐款赞助红棉活动;3、利用人面广的优势,不断宣传红棉精神与成绩,扩大红棉影响 ;4、原则性强,对于不合理事情敢于直面提出来,保证红棉健康发展。四、孙双全一一红棉坚定支持者1、孙双全曾任红棉会长,尽管孙双全棋院在花都,但多年来坚定支持红棉,慷慨捐款赞助红棉;2、身体力行参加红棉各项大赛,应众活动,并多次动员其棋院老师学生参加红棉大赛;3、今年还举办了红棉花都围棋友谊赛,在省办联赛上,由于红棉原报名队员因事未能参赛时,孙老师特派儿子孙感之从湖北急回广州,马不停蹄上阵参赛,支持红棉,夺得好成绩。五、陈明耀一一广州围棋杰出贡献者团结各山头棋友,组织广州公园文化节十分成功,细致周密的策划和实施,令广州公园围棋文化节成为广州棋界一个响亮的品牌。六、徐含丹一一红棉热心赞助人多次捐款捐物赞助红棉比赛活动,尤其关心红棉少年棋手培养,多次当少年棋手陪练员。七、林运乾一一红棉热心支持者林运乾是老红棉会员,多年来积极参加红棉活动,多次捐款赞助红棉比赛,多次提供场地给红棉举办全段赛,多次义务为红棉上课讲棋,受到会友好评,今年还赞助了红棉“耳顺杯”老人赛。八、李智华一一红棉杰出战将李智华是棋协6段棋手,多年来代表红棉出战省、市各项围棋大赛,为提升红棉声誉立下头功,尤其今年,与叶子良孙感之夺得省联赛团体第九名(在多名职业棋手参与的高手林立的大赛中夺第九名难能可贵),与董康辉周上琛等棋手夺得广州联赛团体季军,与叶子良,高翔联手夺省直属机关赛中年组团体冠军,与段崇卿家瑞联手夺市长杯赛团体第四名,功勋卓著!九、林翠芳一一红棉优秀工作者林翠芳是红棉老资格会员,多年来为红棉工作勤勤恳恳,为筹集红棉活动经费,不遗余力,为红棉家长联谊会建设付出更多,近期任职叶会长举办的公益成人围棋培训班班主任,任劳任怨,人人称赞。 十、冯业明一一红棉赛事热心组织者冯业明七十岁老人不辞劳苦,担起红棉竞赛部的重担,一年来,组织大小比赛,从组织骨干,方案谋划到起草,对参赛人员的通知发动,有时还逐个通知动员,十分细致。赛场安排,有时还亲自搬台搬凳,比赛过程直到赛场收拾,全程亲力亲为,一个老人,忠心红棉公益,令亲历者都十分感动,齐赞明叔是红棉的一面旗帜。以上只是明叔为红棉工作之一、另外,他常常为红棉拉赞助,开源节流,献计献策,对红棉工作提合理化建议,还有慷慨捐资红棉比赛等等,都充份表现了主人翁精神,值得表彰。